马大姐食品集团

企稳回升 餐饮业展现强大韧性

  餐饮业是稳就业、促消费、惠民生的重要领域。虽然在短时间内,疫情等多方面因素给餐饮业带来巨大冲击,但各项扶持政策通过真金白银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企业自身也积极自救,无接触配送、外带半成品、成品零售化、布局外卖业务等被业内广泛学习并推广,餐饮消费潜力不断释放。


  2020年,餐饮业在新冠肺炎疫情中首当其冲。在不少餐饮人看来,2020年一整年几乎都处于“寒冬”,行业整体面临着客流骤降、收入锐减、亏损加剧的窘境。不过,也有不少餐饮企业积极开展自救,或推陈出新,或探索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新销售渠道,餐饮业的整体收入正增长,并保持企稳回升态势。


  受疫情冲击严重


  新冠肺炎疫情给餐饮业带来不小冲击。据中国饭店协会研究院发布的《新冠疫情下中国餐饮业发展现状与趋势报告》显示,2020年春节期间,餐饮行业各业态遭受全方位冲击:超七成门店停摆、营业额整体同比下降超九成、客流量同比下降超九成。


  另据中国烹饪协会发布的调研数据显示,疫情期间,78%的餐饮企业营业收入损失达100%以上,9%的企业营收损失达到九成以上,7%的企业营收损失在七成到九成之间,营收损失在七成以下的仅为5%。根据恒大研究院估算,餐饮行业零售额仅在去年春节期间七天内就有5000亿元的损失。


  记者了解到,面对客源的骤降以及众多的限制性要求,许多餐企不得不停业止损,这导致企业营业收入骤降,现金回流艰难。与此同时,餐企还要承受固定支出重压,亏损严重,其中包括人力成本压力、门店租金压力,以及原辅料损耗带来的亏损压力。


  天眼查数据显示,2020年经营范围含“餐饮、年夜饭”的相关企业新增数量增速较2019年下降超5个百分点。


  企业积极自救


  虽然在短时间内,疫情等多方面因素给餐饮业带来重创,但各项扶持政策也通过真金白银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持续释放餐饮消费潜力。


  从中央层面看,如商务部举办“千品万店美食荟”等餐饮促消费活动;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印发《近期扩内需促消费的工作方案》,鼓励有序恢复餐饮店等经营。从地方来看,有的地方对住宿餐饮企业减免房租、进行资金扶持,有的地方向市民发放餐饮消费券,有的地方给予餐饮企业失业保险、稳岗返还补贴。如江苏无锡对住宿餐饮等受疫情影响较重、坚持不裁员或少裁员的企业,给予3个月应急稳岗返还补贴。


  餐饮主体也积极展开自救。无接触配送、原材料销售、外带半成品、成品零售化、布局外卖业务等自救行为被业内广泛学习并推广。例如,为了减少食材损失,丰泽园、北京眉州东坡酒楼、旺顺阁等众多餐企纷纷打响了“卖菜”自救保卫战。餐企的“卖菜”自救,一方面为疫情期间城市保供作出了贡献;另一方面,开辟出一条新的餐饮服务+零售发展之路。


  为了扩大销路,一些疫情前不做外卖的星级酒店也开始了外卖业务,并打开高端外卖市场缺口。部分餐企还探索将堂食的产品通过规范的工业化生产转变成可以在京东、天猫等平台上销售的产品,试水零售业务,增加企业收入来源,并有越来越多的餐企加入到餐饮食品工业化行列以及电商行列当中。


  行业企稳回升


  在多方政策扶持下和企业积极行动的情况下,我国餐饮收入的降幅正逐渐收窄。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10月餐饮收入4372亿元,同比增长0.8%,实现年内首次正增长。


  2021年元旦假期,北京市外卖交易量同比增幅超过17%,珠海市重点监测餐饮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4%,银联商务监测全国重点餐饮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7%。


  中国烹饪协会会长傅龙成表示:“连锁品牌企业、头部企业在复工复产及促进餐饮消费方面继续发挥重要引领作用。”中国饭店协会会长韩明认为:“餐饮消费信心逐步恢复,表明各项疫情防控措施成效显著,从中央到地方,消费促进政策都在持续发力,带动作用明显。”


  “餐饮业是稳就业、促消费、惠民生的重要领域。”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负责人王斌表示,未来商务部将抓好五方面工作推动餐饮行业加快复苏、健康发展:一是指导督促餐饮行业落实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营造安心用餐环境。二是鼓励企业弘扬传统特色,创新提升菜品,推介优质特色饮食。三是指导企业创新运营模式,推进线上线下融合,积极发展在线下单、无接触配送等餐饮消费新模式。四是出台坚决制止餐饮浪费的政策举措,完善促进餐饮节约和绿色发展的标准体系,优化餐饮经营服务规范。五是组织开展各类美食节、餐饮展、技能赛等促消费活动,释放餐饮消费潜力,促进餐饮行业进一步恢复发展。


联合主办

中国商业联合会
商业饮食服务业发展中心
北京烹饪协会
北京市中华厨艺研究会

主办&承办

北京恒辉国际展览有限公司
河南恒辉会展集团有限公司

联系我们

400-881-3830
info@henghuiex.com
中原煤博会

关注我们

提示:本展会仅限业内人士到场参观,18岁以下人士谢绝入场。